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

回顾与瞻望




日子如飞梭, 一眨眼来到2009年,新的一年开始了. 回顾从2008年一月至十二月, 期间所发生的事,无论是国家大事, 政事, 社会事, 家事, 有令人震惊的, 有令人感叹的, 有欢喜的, 有悲哀的, 也有许多的改变, 都令人感到: 人是那么的渺小, 有时也很无助, 无奈. 世界之大, 人口之多, 我就犹如海边的一粒沙, 原是那么的不起眼, 不可能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 但奇妙的是, 耶稣寻见了我, 将我放在祂怀中, 成为祂手中的器皿, 可以为祂做事, 在神的事工上有份.

从13/12/08晚的圣诞之夜暨恳亲会, 看到信实的神如何带领, 垂听无忌孩童的祈祷. 原本一连串的下雨天, 却在那一天带给大家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凉风息息, 令人不会感到烦闷(虽然当晚出席者约有百位以上). 这班孩童在一年之间从活动中渐渐认识耶稣, 明白什么叫祷告. 孩童们对上帝单纯的信心比起大人们带着疑惑的信更能讨上帝的欢心.

一个心态的转变, 破除传统的束缚, 有单纯事奉的心, 我们加入了卫理公会. 解决了心中困惑已久的问题, 孩子们找到了他们属灵的家, 让他们有归属感的团契; 而我们也有自己可以事奉的岗位(儿童事工), 加上有系统的查经, 很感恩.

在很短的时间内(约三个星期)就筹划出三天两夜的儿童营, 看到神的事工要进行, 是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拦阻的. 参加人数比预期的多(预算25位, 但参加者有41位, 其中有80%的孩童是来自非基督教家庭), 所需要的, 无论是导师,组长人手, 食物, 住宿所须, 手工用品, 节目的进行, 在在都看到神的手牵引着. 这些孩童们都很期待着3/1/09的约会.

期待在2009年, 有了一班爱主的弟兄姐妹们的协助, 这里的儿童事工能延续下去, 令更多孩童有机会认识主. 也提醒自己在灵命上要进深. 盼望儿女们趋向更成熟, 更爱主. 在面对这动荡不安的世代,我们却有主的平安在心中, 能经得起考验. 面对经济的萧条, 大家学会节制.

腓立比书3:13-14节电 "... 我只有一件事, 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 向着标干直跑, 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五十岁生日

亲爱的:
今天是你五十岁生日.感谢神的恩典,陪你走过了人生的一大半.

五十岁,正是你人生最稳重的时候
感情,工作,家庭,思想,事奉,
展现了你的能力

生活中难免有困扰
工作的压力
健康状况欠佳
国家经济的衰退,不景气
孩子们的教育,引导
但 这不都会导致
您 信心动摇
反之
更积极面对前面的日子
向着标杆
因有主在前面引路边
主耶稣是倚靠, 是磐石

祝贺
恩上加恩, 力上加力
如鹰展翅上腾
奔跑不困倦
行走不疲乏

生日蒙恩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生活小见证二则

(一〕信心倍增之夜:

经过一段时日的练习, 学生俱乐部的学生终于能在圣诞之夜(16-12-2007, 7:30pm – 10:30 pm)将平时所学的诗歌一一的呈献在家长的面前.当天晚上出席的人数(包括学生、家长和事奉人员)共有80位。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学生们自己经历了上帝是听祷告的神,也是一位掌管宇宙的神。话说在圣诞之夜的前一天(15/12)下午,彩排后,有学生问起: “老师, 若明天下雨,那怎么办?” 因为那一阵子, 差不多每天都下雨,而我们的活动是在户外进行,没有搭帐篷,学生们都非常的担心。那时,我回答说:“你们相信上帝的能力吗?今天回家后,你们每个人都向上帝祷告,求耶稣,明天晚上不要下雨,给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天气,好吗?”学生们有的是满腹疑惑,有的是满有信心,带着期待的心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十六日下午确是下了一场雨,那是一场恩雨,它洗净了空气,也使当天晚上的天气显得清新,微风息息。学生们亲身经历了祷告的能力,也体验了信实的上帝,爱世人的耶稣。圣诞之夜在一片和谐、欢乐、满足的气氛下进行。当天晚上的节目有:唱诗、短讲、合唱、舞蹈、表情短歌、独唱、数字游戏等。难能可贵的是当晚茶点的所有食物都是学生家长所预备。本中心则预备了圣诞恩物以及其他奖项的礼物(出席奖、学校表现奖、带新人奖等)。这一切说明了上帝是信实的,愿归荣耀给赐恩福的上帝。

(二〕五饼二鱼的家庭聚餐:

今年农历新年前一个月,我们成功预订了家乡附近的度假村公寓,那么新年期间回乡探亲、与家人团聚时就有一个较舒服的环境。既然有地方团聚,我们就决定于年初一晚上召集家人在一起享用火锅。结婚二十几年,我们还没真正的于新年期间招待过家人(因没适合的地方)。回乡前一天,我们稍微准备了火锅的用料,其余的就在附近的超市购买。一直以来,除夕团圆餐就是我们一家与外子的三个哥哥及家庭成员共用(17人)。可是,在年初一晚,出席的除了这17人之外,还加上外子的三个姐姐及家庭成员(共12人),远远的超出我们的预算。因在之前,不但是没有想到姐姐们会出席,甚至哥哥们都不确定会出席。我们的信心已开始动摇了,因为我们想藉着家人都在的情况下播放福音影片,听福音诗歌。突然间,来了这么多人,不单是不能播放影片、诗歌,甚至担心食物不够。我们的信心实在太小了,我们所信的上帝是信实的,他是耶和华以勒,他必供应一切。真没想到,火锅开动了,一锅接一锅的食物熟了,享用了,直到每个人都饱了,食物还有剩。当所有的家人个别回去后,我们一家五口才真正开始用餐。一面用餐一面聊天,那么多人享用这一点的食物,怎么还会有剩呢!这时,老二为佳说:“这就是耶稣所说的五饼二鱼的神迹嘛!” 脑袋如被敲醒,是啊,怎么我们的信心如此迟钝呢?

当家人都回去之后,我们向神献上感恩。可是,又出现一个疑惑,我们所准备的福音影片没有机会播放,那不是很可惜吗?神有他作事的时间和方法,我们却常常是那么的小信。第二天(年初二)中午,我们从度假村公寓退房后,就去外子的大姐家,准备用餐(这是他们的惯例)。在等待上菜的时间里,四哥觉得电视所播放的节目没什么观赏的价值,就问有没有什么可观看的DVD影片。机会来了,外子马上将所带来的福音影片拿出来,问四哥要不要看。他一看影片的名字(赌神之神),马上说好。影片一播放下去,家人都被影片的情节所吸引,欲罢不能,甚至饭桌上的丰富菜肴预备好了,叫他们用餐,他们都不为所动。感谢主,让家人有机会透过福音影片来认识上帝。

2008年11月7日星期五

悼念建定弟兄

(仁加隆的陈建定弟兄)

因一些事故已有两年没到仁加隆,也因此没有与建定弟兄在同一间教会一起事奉,约有两年半之久,再听到他的消息时,他已因两个肾脏衰蝎,再引发短暂心跳停止,导致最后脑缺氧以致医生宣布脑死。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间看到他躺在医院病床上,头部、身上都插上管子 仪器等,令身旁的亲人朋友感到那么的悲痛,无奈,也不解!他还年轻,三十九岁,所谓男人四十而立,他的人生正起步呢!

孩子还小(一个六岁,一个四岁),无论家庭,事业,事奉,都还有许多待他去做的事。大家心中不免有许多不舍,有许多疑惑!但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马书8章28节)。

个子瘦小,皮肤赤褐色,脸带笑容,默默的服事人,他就是我们认识的建定弟兄。想起之前在事奉过程中,每当教会有特别节目,总会看到他驾着福音车载着一班弟兄姐妹来回仁加隆与吧生之间。即使在平时的聚会中,也常看到他默默的以一种甘心,喜乐的心在做,不论是驾福音车,招待,分享,查经,领唱,他都乐意的做。

从建定弟兄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基督信仰的坚持,他知道他信耶稣的选择是对的,虽然家庭中,父母兄妹们都没有信主,但这么多年来他都没有离开这个信仰,因为他知道神爱他,神拣选他为神作见证。在那种迷信风气很盛的乡镇信主,要持守真道确实不容易,但靠主他得胜了。

当知道他患重病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似什么都不能做,但深信上帝有他最美的旨意,有上帝的作为要在建定弟兄身上彰显出来。建定的父母,兄妹,亲人们:建定在家中留给大家的是他对耶稣的爱,他也爱你们,他心中切切的盼望你们能与他一起享有耶稣那丰盛的爱。要不然他不会时常在教会有特别节目时邀请你们去听福音,去接触基督教。让这一位活的神能进到你们的心中,让你们也与他一样拥有这福分。他的离去,只是肉体的离开,他的精神将成为你们美好的回忆。上帝先把他带去一个更美的地方—天家。在那里,没有痛苦,没有眼泪,好得无比的美地。若你们现在相信耶稣,接受主,有一天必定在天家与他相见。建定的爱妻,孩子们,继续他未完成的心愿,去见证主在你们身上是成就的一切,见证主的爱。

亲爱的弟兄姐妹,想起曾与他一起事奉的日子,在往后的日子更要积极起来热心事奉神,服事人。他的离去能成为激励大家的一股力量,在活着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是在上帝眼中可纪念的日子。不要因为他的离去而失去了你们继续事奉的心志,多多的彼此扶持,彼此鼓励,建立在神坚固的磐石上。圣经里也说: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土里死了,就不能结出更多的子粒来。

建定弟兄,安息了!

备注:(建定弟兄于2008年11月7日安息主怀)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擦身而过的亲情

我是家中六个兄弟姐妹之中排行第三,有一兄一姐,三个弟弟。从小体质较弱,在记忆中,我时常都得到附近的卫生所拿药(甚至卫生官一看到我,我不需开口,就知道该拿什么药给我)。一瓶黑色的药水,一袋黄色小小粒的药丸(长大后才知那黑色的药水其实是含铁质的补血药水,而黄色小药丸是 vitamin B),吃药吃到怕。有时还叫祖母帮我吃掉这些药。小学(尤其是前三年),时常是上课到一半,因生病发烧而被副校长载回家休息。

个子小小,头发稀疏,夹在一个大家庭里(包括叔叔、姑姑们)的我,好像都没被人发现似的。论到功课,没有兄姐、叔姑们强。因体质弱,做起事来也较慢。记忆中,好像只有曾祖母对我有多一些的怜惜,可惜她老人家在我六年级时就安息主怀了。至于运动方面,更不必谈,没有一样运动项目是我真正会玩的,只有女孩子玩的掷石子玩意,我还挺拿手的。说实在的,儿时的记忆,是非常非常的模糊,似乎都快忘掉了。

从小学至初中,只有我与姐姐和父母同住在大路旁的店屋,而哥哥、弟弟们则与祖母,叔叔,姑姑们同住在离家不远的亚答屋(也是当时的礼拜堂),此乃因三代人一起,人口多,加上母亲体弱多病,才有如此的安排,只有在用餐时才会聚在一起,但父亲却因渔寮的工作关系,并没机会一起用餐。

至到升上高中,有鉴于情势的需要,学校决定开办高中,我是其中一位学校第一届高中生。在这之前,凡是考完初中检定考试后想继续升学的学生都必须到最近的城镇去继续学业。所以,我在老家这里读高中,而兄姐们则在外地求学,与他们的关系也从此渐渐疏远了。高中二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了,兄姐又不在,自己的天资又不比他们好,加上一种无形的家务压力,高中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还留多一年高三为考取更好的成绩(这是家族中未曾有过的事),虽然家里的成员都没人向我提过他们对此事的看法,但那始终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阴影。

高中毕业后,虽曾想过到台湾求学,但碍于家庭经济的状况,只有放弃。反之,我却有机会升读大学先修班。我只身离家到槟城韩江中学修读两年的先修班课程。我在学校后面的住宅区租了房间(三人一房)、搭伙食渡过了那两年的日子。这一期间,姐姐虽然也在槟城,可是他在市区附近的师训学院。就这样,我与家人的关系只维持在假日回家的那一段短短的日子。这期间,父亲也续弦了,我们却多了一个继母。原以为读完先修班课程回家乡,有了一份工作,那么就能与家人团聚了,万万没想到,因情势所需,父亲带同家人(除了我与姐姐)举家搬的沙巴州斗湖去,我又错失了亲情,只与姐姐两人住在平民屋。姐姐在附近的小学执教,我则在母校的图书馆任职,而后担任教师。一切理应稳定下来了,父亲却因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要休息,不能马上投入工作。父亲在斗湖协助叔叔打理咖啡店生意,因缺人手,我必须离开家乡和共处了两年的姐姐以及刚交往的男朋友到斗湖去。

在斗湖期间(前后约三年),大弟和二弟则在台湾求学,我与爸爸、亚姨、哥哥和三弟共处,总之就是不能全家一起。三年期间,忙碌的工作(先是咖啡店的工作,后教书、教补习、帮忙家务、学校的课外活动、负责训练舞蹈等),加上家庭经济的压力,我都默默的承受了。我原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只是尽责做好自己的本分(为人女儿,三个弟弟的姐姐),与家人的深入沟通实在刷少得可怜。感谢主,当时的一对牧师夫妇就了解我的处境。他们是我的倾诉对象,他们常为我祷告,到他们家与他们共餐,让我有一个抒发情绪、心声的地方。另一方面,与男朋友(现在是丈夫了)互通书信,是我另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在家中陪继母。在厨房,与她一起预备煮食;在花园,与她一起种花、除草、浇花;在客厅,陪她聊天,一起看电视;除外,与她一起购物。还记得有一次院子内种在大缸的昙花,共有十多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因昙花只在晚间开花(约从晚上十一时开始开花,到天亮就凋谢了),担心错过观赏十多朵昙花同时绽放的美景,我们母女俩合力把大缸抬到正门靠灯处摆放,两个人坐着一起等待昙花朵朵开。还有就是每主日晚陪父亲和亚姨(称呼继母)去礼拜堂聚会。坐在他们旁边帮亚姨翻圣经(那时亚姨还没信主),陪她渡过一段她较不熟悉的环境。后来,他们俩与牧师夫妇、教会的弟兄姐妹也熟络了,即使我不在他们当中,也没什么大碍了。三年的时间内与她建立了一段不错的母女情,也同时拉近了与父亲的关系。外表严肃、内在善良热心,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就是父亲。

三年后,男朋友大学毕业,同时两个在台湾求学的弟弟也大学毕业。想想自己也尽了一些家庭责任,自己的年岁也不小了,与交往了几年的男朋友也该有一个了断。毅然决然的辞了教职回到西马,准备与男朋友组织属于自己的家庭,就这样于1985年七月底离开了父母兄嫂,(当时三个弟弟都在台湾,姐姐在家乡)我只身到八打灵租了半间房(与人合租),以身上仅有的五百元,重新找工作。1985年底,姐姐则申请调职到斗湖,一回一去,姐妹俩又失去了相处的日子。

1986年四月8日结婚,除了父母、祖母、叔叔和姑姑们出席见证了我们的婚礼外,兄姐弟们都因签证及其他因素不能出席,这可说是我们婚礼中的一个缺憾,而后来三个弟弟的婚礼我也因带着小孩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不能出席,又错过了与家人的团圆机会。1986年至1990年期间我们一家四口在西马的吧生谷一带,而兄姐弟们与父母都在东马。至到1990年底,我们夫妇带着两个小孩举家搬到斗湖去,在当地的一间独中执教,住宿在学校的教职员宿舍,礼拜天才去爸爸的家,可是弟弟们都不在斗湖(两个在台湾,后到香港谋发展,一个在亚庇)。

1993年11月,有鉴于学识的不足,外子要进修。我们又举家搬到槟城去。这时多了一个成员,就是在斗湖出生的小女。又一次与家人分开了。到槟城后不久,大哥也到槟城神学院进修。虽说在同一个岛,但都因工作、各自的学业、家庭的忙碌,也少有见面,更不用说有什么深入的沟通,见面也只是话家常而已,渐成陌生。难得的是在1996年底,大哥神学毕业,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与父母,才有一次真正的从不同的地方相聚在一起。这是从小到大唯一的一次。那么久没有机会相聚,再相聚时已有了各自的家庭。那一次的聚会也只有一两天的时间而已。在将来的日子,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和各自的家庭成员是否还能有那么一次与父母的大团圆。虽说我们在主里面彼此纪念,在不同的地方,以现今的科技方式(电邮,网络)可以互通讯息,但若真还能有这样的机会,那该有多好,多美的事呀!

在槟城六年后,我们一家五口有搬到雪州吧生,至今已八年有余,孩子也长大了。间中偶尔父母、兄姐弟们会因假期或公事而在此稍作停留,对于一个容易满足的我,已经很感欣慰了,对于那浓浓的亲情我不奢望;而那擦身而过的亲情我会珍惜。

盼望在远方的家人,蒙上帝的眷顾和保守,大家都安康。

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

北马之旅(下)

离开槟城后,走上南北高速公路直到章吉遮令(Changkat Jering),出了收费站,汽车就驶进乡下的普通公路,沿路可看到油棕园、榴连树、橡胶树、木瓜树以及其他树木花草,路程中经过几个小镇。下午五点半(30/9)抵达家乡――霹雳州港脚(Pengkalan Bharu)。
港脚――只能说是一个聚点,距离最近的小镇班台(Pantai Remis)约有四公里。港脚――其实只是大路旁一排约有七、八间店屋、一间建在江边的回教堂,其他住家都远在椰林、油棕园、橡胶园里,散落式的浮脚屋或单层独立式平房,居民以马来人和印度人为主,只有两家华人,外子的家就是其中一家。一直以来都从事杂货店生意,顾客对象都是马来人和印度人。华人嘛,是那些偶尔路过的驾车人士,停下来买水或零食等。这就是外子从小和家人一起成长的地方。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隔一间店的印度咖啡店去吃久违了的印度炒面(mi goring)和淋面(mi rebus)。这里地方虽小,还有一间综合中学。
三十多年前,班台只有一间华小,一间华文独中,当时只开办到中三课程,至到1974年才开办第一届高中。要继续升上中四,只有选择到太平、实吊远,再不然就是来到港脚的这间中学(Sek.Men.Dato Idris)。还记得读中学时,SPM的考场就在此。我与几位同学曾骑着铁马到这里来应考,中间休息时间就会到这印度咖啡店吃mi rebus(只是未曾见过那时候的他,他当时在实吊远读书。)
满足了肚腹,时间还早,天还没暗下来,想起三叔正替人看管渔寮,而三个孩子也未曾到过渔寮,顺便带孩子们去看看,见识见识。这渔寮,位于天定河河口处。这是一个可以观赏夕阳日落的景点。站在渡头上或停泊的渔船甲板上,还可以看到经由这里进出的渔船,海天相连,夕阳西下,那是一副多么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可惜自己没有画画的艺术天分,不能将此美景画下来。渔寮的对岸是一片受保护的原始红树林。自然生态需要人们的保护和照顾,红树虽有经济价值,但却不可随意砍伐。很欣赏三叔在渔寮这种看似单调,却能享受到自然美的生活,三叔还能即景写诗作画,在渔寮旁边的空地上种菜,充实又悠闲的乡下生活,令人羡慕。
离开渔寮到二哥的家去卸下行李,梳洗后去隔壁找大姐。外子的家人(兄姐嫂们)一自以来都以热诚对待我们这一家,爱屋及乌嘛!外子在家排行第九,还有一个妹妹。从小就备受父母兄姐的宠爱,再加上他后来读书、工作、成家后的表现和见证,家人对他是特别的。当天晚上,大姐和外甥执意要带我们吃班台的夜市美食,与城市的食物相比,虽说在这百物涨价的时期,这里的食物还算是较便宜,量多又好吃,我犹喜欢吃班台的咖哩面,孩子们喜欢这里的香港式猪肠粉。用餐后,去探访外甥女一家,他刚产下第四胎(已一个半月的小男婴)。看到他们一家和乐融融,大家的心也觉安慰。
当天晚上住宿在二哥班台的家。从结婚至今,每次回乡都是住宿在港脚的老家(三哥的店屋兼住家)。从今年开始,我们都想有个改变。回乡渡假时我们住宿的地方确实有多个选择。想想,若每一次回乡就到其中一个亲戚家住宿,将会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能有更深一层的沟通了解,也能消除那无形的误会。
第二天与大姐及外甥女一家享受了美味的早餐后,就去港脚三哥的店,让三个孩子亲自体验开斋节马来人过年的气氛。乡下马来人过年的一个习惯,或说是需要,就是:他们从回教堂祈祷后,走出回教堂,会去坟场清理先人的坟墓,一家人在一起追思先人。在回家之前,他们会买冰块,以便回到家可以调好饮料,招待到访的亲朋戚友。二哥去冰厂买冰条回来,再锯成小块来卖。三个孩子参与这小小的生意,也蛮享受的,好好玩。
为了避免与佳节回流城市的交通碰在一起,我们选择提早回吧生。佳节的第二天,就是2/10,早餐后,整理了行装,我们就启程离开班台,选用沿海公路,一路经过许多城镇(Segari, Sri Manjung, Lekir, Teluk Intan边缘,Sabak Bernam,Sg.Besar, Sekinchan, Tanjung Karang, Kuala Selangor),约四小时后抵达吧生的住家。
哇,回到家真舒服!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北马之旅(上〕



这次北马一行有两个目的,就是旅游休闲和回乡探亲。

趁着学校配合开斋节而有九天的假期,等老大为正从南马士姑来工艺大学回来的当天(27/9,星期六),就直接驱车北上,从吧生一路沿着南北高速公路直上玻璃市的Arau,中间在双溪吡力(Sg.Perak)休息站稍停,经过七个小时的车程后抵达老二就读的理工学院宿舍,因大部分学生都已回乡,整个学院宿舍显得冷清清的。这理工学院的环境确实适合求学读书,学院四周没有住宅区、商业区,更没有娱乐场所,但胜于青绿色的小丘。离开城市来到这绿肺环境,暂时离开那喧闹霓虹灯照亮的城市,乡下――令人有股清爽、无忧之心情。当车子驶入吉打境内,两旁许多的稻田,虽说此时并不能看到绿油油或黄澄澄接近收割的季节,已是收割后等待下一季播种的天地,间中远远一间一间的小木屋,与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道路,真是天渊之别。

接了老二,当晚离开Arau,住进玻璃市首府加央的旧式酒店。晚餐后,顺便在市区逛一逛。小小的市镇,很快就绕了一圈回的原点。同样是马来西亚子民的国土,不同州的发展进度与情况却有极大的差别。

第二天这主日(星期天),不可忽略,也不可忘记的就是要去聚会,敬拜主。我们一起到加央浸信会聚会。散会后,当面向牧师及弟兄姐妹致谢,感谢他们对儿子(老二为佳)的照顾与关怀。我们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是圣经的教导。(凡事谢恩)。当天牧师以重担与负担的差别带出属灵的信息。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世人常因世务缠身,导致身心灵俱疲惫,需要到主耶稣的跟前来,也就能得到心灵的安息、平安。而基督徒领受了上帝的爱和恩典,就当负耶稣的扼,对传福音、对事奉要有负担,从心里发出志愿的心来事奉神,服事人。

聚会后,与弟兄姐妹们有一小段寒喧的时刻,发现到玻璃市州政府对基督教比其他州属来得严谨,难怪我们看不到礼拜堂的指示牌。当天早上是绕了一圈才藉着与牧师的手机联系而找到。虽说为佳在那儿聚会已有两个月的时间,但负责载送他的弟兄是从郊外进市区的另一个方向去教会,而我们是自接从市中心到教会(为佳因交通不方便还没到过加央市区,所以不能怪他不会带路)。过后我们离开加央南下,接近午餐时间,以为在路旁随便都可以找到食档买食物充饥,超乎我们的想像,原来不是这样的,不容易找到华人餐,又碰巧是马来人斋戒月期间,马来档口没做生意。结果到亚罗士打市区才解决了我们的肚腹的需要。

下午四点半才抵达槟城的酒店。下榻酒店后,稍作休息。七点与李先生夫妇约好他们的文具精品店会面。李先生好意为我们拍了全家照。李先生夫妇是一对很懂得惜恩感恩的人,因他的小儿子曾是我教过的幼儿园学生。虽然我们离开槟城已八年多,他们的小儿子也已上中三了,他们还是一样的称呼我:黄老师,尊师重道的典范。当晚还坚持与我们共享晚餐。

隔天,一早天不作美,一直下雨,唯有呆在酒店内的餐厅用早餐。幸好酒店为了配合佳节而给促销固本,我们一家享用了丰富又便宜的自由餐式早餐(Buffet breakfast)。中午雨停了,但天还是阴阴的,再不出去走走,那真是浪费此行。虽然曾在槟城住过六年,但从没游览过槟城的历史古迹,名胜景点倒有去过。我们决定去参观曾在报章是介绍的历史古迹。在酒店拿了地图,问了柜台职员,发现没人晓得我们要去的地方,可是却指示我们到码头附近。去到码头附近才发现不对,将错就错,我们就选择去参观地图上列出来的地方――中山纪念馆。按照地图的指示走呀走,却看不到任何一个标志或指示牌,唯有开口问路人,十问十不知。经过一间会馆,想想会馆与中华文化有渊源,走进去问负责人。他一听,马上很热心的走到街道旁指示我们到中山纪念馆的方向和位置。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们冒着雨步行找到了。失望的是:纪念馆并没有真正的负责人看管,只是有一间出版社的员工因工作关系而兼顾。他刚好要出门送货而不让我们进去参观,白走一趟。虽被列为历史古迹,可是却只看到一条红布条悬挂在门外,其他指示一慨没有。可悲!可叹!

看不成中山纪念馆,就离开又窄有塞车的码头区,往另一个历史古迹去。根据外子以前教过的一个学院生的帮忙,她即时上网帮我们查到我们的目标 ―― Suffolk Home,可是却没有完整的地址,只知一个大概。在Jalan Ayer Itam 上去下来问了许多人,也问不出什么结果来。我们没有放弃,在附近的地区,再找。最后,在MBS旁的一间末期癌症病人关怀中心(HOSPIC)内问出Suffolk Home 的正确位置,就在此中心的后面。我们对此古迹穷追不舍要参观的原因是要见识一下州政府花巨资维修的一间古迹,且被UNESCO所承认的古迹。它记载了早期莱特开辟槟城时工作、占有优越地理位置的建筑物。据说,此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尤其是墙壁)有特别之处,以磨细的贝壳参进洋灰里,使墙壁坚固,室内凉爽的技术所建造出来的建筑物,是不是值得参观呢?好了,根据指示,终于找着了。又是一个失望,同样没有告示牌,被告知还没开放给公众参观(报章说已开放)。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更甚的是守门员还向我们讨“kopi duit”,你说气不气人!不给,打道回酒店。对我国的旅游业前景充满了问号?


晚上与好朋友慰恩、悦涓夫妇相约在他们的家见面叙旧话家常。悦涓是我家老二的幼儿园老师,而我也曾接手她负责的教会幼儿园,她有好文章(她的文章常会在报章上发表)总会与我分享,与他们已有十多年的交情,所以见面总有谈不完的话题。夫妇俩亲自为我们准备了多种甜点,无奈肚子的量有限,又顾着谈话,没能吃完那些食物,最后我们还 ‘打包’回酒店,真谢谢他们热情的招待。他们的两个宝贝女儿,宇晴和宇昕,与我们的三个孩子还能沟通(虽然年龄差距也蛮大的),这可说是:在主里我们都是一家人。

在槟城的第三天早上,原本想到处去走走,但一早的雨下个不停,只有取消此计划,整理好行装,提早退房,然后到Bayan Baru 的 Mayang Pasir 享用我们想念已久的烧腊饭。真没想到离开八年多后,档主还认得我们。人性温馨的一面。午餐后,我们在离开槟城前的最后一站,就是 Gelugor 前学生的家,领取我们预先订购的Home made香肠。她父亲制作的香肠是唯一我敢吃的香肠。一直以来无论是餐厅、超市等所售卖的香肠,我都不吃(不习惯香肠的一股味道)。在此也劝请大家要吃就要吃健康、卫生有营养的食品,不要为了贪方便而随意用餐。

虽然这趟槟城之旅,不是那么的顺心,不那么的满意,但间中一些温馨的情节可以弥补这一切。驶过槟威大桥,南下往家乡的方向而去,走进这次北马之旅的另一段,那是一段包含亲情与怀旧之旅。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

婚姻路上有主同行


婚姻路上有主同行

大家可能都听过秦香莲离乡背井,冒风雨险,历尽艰辛,及至找着,却发现乃夫陈世美为了保住驸马爷的地位而负心于他。秦香莲对爱情的执著,与陈世美的负心成了对比。

曾从报章上看到一个痴情汉,宁愿放弃高薪,流落街头,只为了寻找爱妻。黄安在他写的一首歌“新鸳鸯蝴蝶梦”里头有一句: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放眼看一看现今的爱情观及婚姻,到底问题出现在那里?一般人都缺乏了对婚姻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以致问题屡屡发生而得不到完满的答案。

婚姻是神主动设立的,也是神亲手引领的,更是神所预备的。所以,两个人(一男一女)愿意手拉手、手连手走上红地毯时,他们必定清楚是神的手引领着他们。圣经创世记2:18,22-24几个重要的字眼:不好、要为他、领他、连合。神在创造的过程中看一切所造的都说好,惟独在造了亚当后,却说:那人独居不好。可见神看重婚姻。亚当没有去寻找他的另一半,是神为他预备且引领夏娃到他的面前。24节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有一天,在吃晚餐时,小女儿欣然(当时六岁)突然问妈妈:你知道这个家是谁创造的吗?妈妈没有马上给他答案,他自己就回答说:妈妈,家是主耶稣创造的,你不知道吗?爸爸就补充说:是上帝带领爸爸认识妈妈,然后才有你们,这就是家。这是一个正确的基督徒的婚姻观。

只让神部分参与的婚姻是有希望的,倘若全权由神掌管的婚姻却是蒙福的,婚姻路上充满着信、望、爱。

诗篇127:1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因有婚姻的设立,就有家的存在,这家就有神主动眷顾、建造和保守。神的爱在其中流露、运行,以致两人愿意付出手贴手、心贴心的服事,作为终身的伴侣,一起达致婚姻的目的,也就是传宗接代,和成为神的好管家。即使面临危机或其它困难,还能共患难。如箴言15:17说: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这家不在乎家道丰富,不在乎是否餐餐大鱼大肉,或物质上的享受,乃在乎是否有神的爱在其中。有神的爱,这家就充满了喜乐平安。狭义的说,家是一个单位,但广义的来说,教会就是神的家。凡信耶稣基督的,弟兄姐妹们,我们都是一家人。

在马来西亚,有许多政治人物都喜欢用“我们都是一家人”这句话。但是,我们会发觉到在推行这个口号的理念却不成功,原因是:大家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宗教观。一家人的理念出自圣经。在约翰福音1:12里头说:“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做上帝的儿女。”

信主的人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地位,不同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但却能成为一家人。主耶稣更在被钉十字架时(约翰福音19:26)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门徒说,看你的母亲。”教会是一家人有机会在一起交通、分享、服事,一起学习彼此相爱。

曾看到一个见证,既是已故乔宏的见证。乔宏是演艺界的基督徒,他可以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寻找更多的钱,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相信上帝的供应,而愿意把时间、精神放在家庭及事奉上。他曾说:“神永远不会太早或太迟,不会给得太多或太少。我不是富有的人,但我是个没有缺乏的人。”弟兄姐妹常常出席教会的活动或团契,珍惜相聚的 Quality Time。在婚姻方面,乔宏和他的太太小金子同样以:“我们相爱,因为神先爱我们。”来维持这段四十余年的婚姻,更赢得了“圈内模范夫妇”的美誉。他们认为神为他们爱的根源与动力,他们努力向神学习爱的功课,学习因爱而宽恕对方的过失,因爱而包容对方的不足与缺点,因爱而愿意无条件地付出及牺牲。可见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对 ‘爱的真谛’的认识是何等的重要。

时下一些人因受港台电影、电视剧的影响, ‘今晚共枕眠,明天法庭见’的错误观念,而对爱有错误的定义:
1〕爱是从来不说道歉的
2〕爱只是单方面的享受
3〕爱是随心所欲的
4〕爱是盲目的
5〕爱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有一位弟兄,在他谈恋爱时,以送花做为爱的表达。开始恋爱时,就以一枝玫瑰花代表爱。因环境所逼,女朋友必须暂时离开,简中多数以通信的方式互诉衷,至到四年后,时机成熟时,这位弟兄在机场迎接女朋友回来时,他以三枝玫瑰花代表说 ‘我爱你’向女朋友求婚。婚后三个月,为了事奉必须暂离因拿不到假期而又正在怀孕的太太,上金马伦参加家庭营。营会结束后回来,买了一打(12枝)的玫瑰花送给太太以表示 ‘一年到头都爱你’。这位弟兄是以一些实际的方式来表达他爱的艺术。从圣经来看,爱的艺术又是什么呢?

哥林多前书13章4 -8节:
V4a: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简单的说,爱是彼此饶恕,特别是当对方有过错时。(a) 雅各为拉结服事他的舅舅七年,因为深爱拉结,就看这七年如同几天。(b)波阿斯被路得的恩慈吸引是因路得对他婆婆的好。(c)亚伯拉罕的仆人在替他主人的儿子找妻子时,事被利百加的恩慈、善良所吸引。

V4b: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意思是说:学习谦卑,不自高自大,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没有大男人主义或或女强人的心态。

V5a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爱是牺牲、舍己、不自私、利他,能够放下自己,处处为对方着想。

V5b:不轻易发怒――爱是节制、饶恕。爱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也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V5c:不计算人的恶――爱是饶恕、忘记、不累计,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要常常旧事重提,因为那于事无补,如英文谚语说: Forgive and forget.

V6: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爱是有原则,有立场,明白是非。

可见,真正的爱,不是溺爱,不是泛爱,更不是滥爱、也不是乱爱。爱心有真理作原则,有圣洁作规范。爱心要维护一己的立场,同时也顾全别人的益处。爱心能体谅别人的苦衷,也宽恕别人的过失。爱心更要同情人的软弱,却从来不在公义上让步,真正的爱心能够说 ‘不’。

能够凡事相信,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盼望。那就是永不止息的爱。


外子利惠的讲章,重整:15/9/2008

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

夫妻双赢

夫妻双赢

上个星期(5/9/08)去参加一个特别聚会――夫妻团契,讲题是夫妻双赢。讲员讲述了引言之后,就将参与者分成几组,给予十分钟时间讨论,看看大家有什么看法,以达致夫妻双赢。一时之间,我实在不懂得要说什么,给不出什么具体的意见。在我的思想里面,夫妻相处之道并没有所谓的输赢。回顾我们夫妻俩自结婚以来至今22年,将两个来自完全不同背景的人结合在一起,在众多亲友见证下,两人在上帝面前立约成为夫妻,至今会因同时讲出一样的话而相视大笑。这中间,夫妻一起经历的大大小小事情,是一起经营而来的。

我想双赢的观念是现代人因受商业科技社会的影响,把在商场上竞争的局面和手法,套用在夫妻的婚姻关系上。难怪,现代的婚姻是那么的脆弱,离婚率也快速的提高。

归纳当晚讲员所讲的:夫妻各自的角色以及对角色的反应。神在人的婚姻中设立了夫妻责任的次序,而同时夫妻又是互相依赖,有着同等的地位,靠着神所赐的能力来扮演夫妻之间各自的角色。确定了各自的角色,夫妻才能在婚姻关系中各自履行其角色的功能。夫妻在对待配偶上,要彼此鼓励对方履行其角色。

那么神赋予丈夫的角色是什么呢?从圣经几处的经文可以看到:
1.以弗所书5:23“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
2.哥林多前书11:3“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
丈夫是有责任做带领、保护、供应和爱的责任。
哥林多前书13:4-7“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就如基督爱教会;爱:如同爱自己的身子。
爱既是为妻子寻求最好的。爱的目标是建立并丰富妻子的生命。爱要珍惜妻子,看她为神所赐的一份珍贵礼物,并以她为荣。不要做一个不负责任、冷漠、没有感情、只有工作不顾家的丈夫。

既然丈夫是头、是领袖,那么妻子该如何回应呢?很简单的两个字:顺服。以弗所书5:22-24“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在这女权运动抬头的新时代,要做到顺服确实不容易,但圣经的教导就是如此。顺服不是盲从,也不是怕输。顺服表示赋予丈夫作头的权力。这是妻子对丈夫仆人-领袖(有仆人谦卑的模式)的回应,而作妻子的无论在怎样的光景下,都要顺服他,不是胜过他;是敬重他,不是挑剔他。

反之,妻子在婚姻关系中的角色又是什么呢?
创世记2:18“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妻子是一个帮助者。

提多书2:3-5“又劝老年妇人,举止行动要恭敬,不说谗言,不给酒作奴仆,用善道教训人,好指教少年妇人,爱丈夫,爱儿女,谨守,贞洁,料理家务,待人有恩,顺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毁谤。”-妻子是一个持家者,她爱丈夫、爱儿女、料理家务。

帮助者不是低人一等。圣经中形容上帝是他子民的帮助者。帮助者的相反是竞争者。妻子是帮助他,不是绑住他;是感动他,不是改变他。对于妻子是帮助者、持家者的角色,丈夫给予的回应是赞美与敬重。

彼得前书3:7“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所以要敬重他。”

箴言31:28-29“她的儿女起来称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称赞她,说: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

在人生路上,有一人陪伴,互相尊重、互相接纳、彼此饶恕、坦诚沟通、多多鼓励、多多体谅、同心合意,那么夫妻生活必定美满幸福,即使面对危机风暴,也会雨过天晴。

祝:天下所有夫妻都有好的婚姻生活。

2008年9月7日星期日

中秋的联想

中秋的联想

中秋节,月亮高挂天空又大又圆,真的是月到中秋分外明。月光下团聚,十分快乐,几天后月就缺了。为什么月亮有圆有缺呢?我们都知道,被地球的阴影遮盖了。

中国古代诗人常喜欢赏月,歌颂月。如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些诗人的情绪受月亮控制。月圆而兴高彩烈,为月缺而哀伤愁烦。有一些心理学家这样报告,很多犯人受月亮影响而犯罪的。这如何说呢?地上海水的涨潮与退潮,乃因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和地球本身自转的离心力。同样的,人体内有70%之水分,也会受月亮的影响,多么可怜!

多少人流落异乡,中秋月圆,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哀怨忧伤,无喜乐,值得同情。

但圣经告诉我们:
月亮是神所造的,宇宙间像月亮这么大的行星,不知有千百万颗,诗8:3告诉原来月亮并非出自地球,乃是神陈设在地球旁边而已。人呢?比起月亮来渺小得多了,诗人说:人算什么?神竟眷顾。今天我们抬头看见月亮,想到神的荣耀,也想到人的尊贵;人是多么的幸福!有神眷念,还怕什么?人为何还轻看自己呢?月亮虽大,只是为人安排设置的饰物吧了。人才是神的精心杰作呢!人是按着神的形象,神的样式所造。宇宙万物之中,惟有人,才称得上是神心中所爱的,所以,神派人管理他手所创造的一切。

虽然人犯罪,离弃神,但神还是眷顾人,他用他的独生子主耶稣舍命在十字架上,让相信的人罪得赦免,得拯救。他不但给人心生命,且应许人得丰盛的生命,得以进入天上的家,只要我们肯顺服圣灵的带领。

亲爱的朋友,在天上的家样样都齐备,但天父还未感到满足,因为缺少了你,天父的家,何等快乐舒畅的家。因天父爱你,他用他的独生子主耶稣要带领你回天家。亲爱的朋友,月明之夜,你有否想到天上的家,天上的神呢?

弟兄姐妹,明月之夜,你是否有想到神儿女的身份:(彼前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弟兄姐妹,明月之夜,提灯游行,是否提醒你是否像聪明的童女,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能够和新郎一同坐席,或者是像那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不能与新郎一同坐席。

来吧,我们投靠他,与他亲近、爱他、常事奉他,宣扬他,讨他喜悦,使天父心满足欢畅!一旦你归向他,投靠他的怀抱,月亮是为你而陈设,天父的心因你而满足。

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中秋的腳步

中秋的脚步

住家附近除了有三间霸极市场,还有许许多多的商店。无论周末或平日到这些地方购物,都非常的方便。

即使一个对农历月不很清楚的人,只要踏进购物商场,看到琳琅满目、各形各色的灯笼,各商家推出不同口味的月饼,就知道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已近在眉睫了。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谚语清楚的写出了不能与家人共度佳节的人心中的感慨。自从有了自己的家庭,已经有20年没有与父母一起过中秋,但想到远在东马的父母与我们有同样的信仰,只要望着高挂在天空的一轮明月,知道那是造物主为我们人类摆设在天空,让我们去欣赏。深深知道造我们的主时时看顾保守,心中有无限的安慰。

犹记得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每一年的中秋节,我都亲自制作灯笼给三个孩子。以一个主题做不同的灯笼,如:(1)以动物为主题,就制作鱼、蝴蝶和鸡。(2)以交通工具为主题,就制作汽车、轮船和飞机。在制作的过程中,从画图、折铁线、糊玻璃纸到上色,都与孩子们一起商量。之间所经历的时间与沟通,是孩子与父母共同的学习。作品完成后,虽然没有机会与其他小孩子一起提灯、赏月,只是三兄妹一起点蜡烛,提灯笼,与父母共享月饼,听我们向他们述说中秋节的由来,也让他们知道造物主创造宇宙天体,人类登陆月球的创举。就这样他们也渡过了一段有美好回忆的童年。

看到市场上售卖的灯笼,心中有无限的感慨。难道只须用钱买现成的灯笼,那怕只是用电池操作的塑胶灯笼,来满足孩子的欲望,就可以弥补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愧疚感。

本身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几年,从中学到幼儿园、小学的学生都见过、也教过,深深体会孩子真正所需要的什么。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缺乏了一份童真,在记忆中童年的游戏只有电脑游戏、随父母逛商场,电视陪伴中渡过的日子。对于大自然景色的欣赏、儿时纯真、传统的游戏是一片空白。

曾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对我说:“老师,给我们玩游戏。”我就问:“你们要玩什么游戏?”学生回答说:“只要是以前的人玩过的游戏,都可以。”可见现在的孩子,真正能启发创意、不伤神、又能与人有沟通的游戏,他们都少有机会接触。主要的原因是:现代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再加上功利主义、怕输的心态,只有逼着孩子到处去补习、学琴、学画画、学英语等课程,导致孩子没有时间去享受他们应有的童年。每一年的中秋节,是否能激起大人们的思想,要留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

连续四年,我们一家藉中秋佳节主办儿童提灯游行的活动,对象是住家附近的孩子们。当天晚上,聚集了孩子们,唱一两首熟悉的歌为前奏,然后分组,点燃了孩子们灯笼内的蜡烛,浩浩荡荡的列队,由组长带领,出发了。途中,有人的烛火灭了,就有同伴高喊,叫组长再点着蜡烛,继续前行。一路走,一路唱,有谈有笑,在月光下绕着住宅区走一圈。这样的情景,将是孩子们难忘的经历。

随着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让我们的思想不要被商业化的产品所左右,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环境,就会看到自然界的美。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诗篇8:3-5)

完稿于:25-8-2008,9:30 pm

2008年8月5日星期二

話烹飪

烹飪是苦差呢?還是樂趣?對我來說烹飪是一種享受。看著有人享用你親手烹煮的食物,而且吃得很開心、很開胃,那麼你之前在烹煮過程的忙碌、辛苦,都值得了。我很感謝丈夫和孩子們給于我的鼓勵和支持,他們對我所煮出來的食物時常都很讚賞,也吃得津津有味。不單是家人,甚至是親戚朋友,教會的弟兄姐妹,左鄰右舍,都喜歡。我喜歡煮多,然後再分給人,那就是一種滿足。聖經教導我們:施比受更為有福。就因為家人的讚賞,因此會再去想要弄出什麼佳餚,來與大家分享。雖然我的廚藝不能與餐館的廚師相比較,我深信只要肯學習,肯改進,就會有美味的食物出來了。

年少時,家裡是母親、姑姑們下廚,我在一旁觀看學習,幫忙做家務而已。母親去世后,兄姐在外地工作及讀高中,較年長一點的姑姑已出嫁,無形中家裡烹煮的責任就落在我身上。那時也只會簡單的煎魚炒菜,沒有什麼特別的花樣,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好啦。當時家中人口多,家境普通,沒人嫌說所煮的不好吃,也過了一些時間。也許是那時候所做的,在我烹飪的過程中是一個基礎。

及至年輕時,有繼母負責廚房烹煮的工作,但我喜歡看他人下廚,有時去大姑的咖啡店看她煮食物,我就 '偷師' 噢!有時從報章上看到喜歡的食譜,也會加以剪貼。結婚後,與幾位好姊妹到一位烹飪師傅的家學烹飪(那時我正懷著老大)。約半年的學習是一段愉快的時光,也學到許多烹飪的技巧。


孩子漸漸的長大,為了給孩子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也考慮到丈夫放工回家能給予他身體上的補給,所以在食物上下了一些功夫。從失敗中學習,多觀察,不恥下問,累積了多年的經驗的多中方式下逐漸的掌握了一些烹飪技術、食物的拿捏,食材的搭配,終於有了幾樣自己拿手的好菜,同時也是家人喜歡的菜式。


看到名廚所展現出來的菜式,有羨慕,但更多的是欣賞名廚的才華(表弟志新是一位難得的國際級名廚)。家庭式的菜餚雖不能擺上大場面,也從沒得獎,但重要的是所煮的菜餚能與他人分享。如:教會聚餐,團契分享會,家人的生日會,招待在此求學的外地生等。烹煮幾道佳餚與這班朋友共聚,一邊享用佳餚,一邊天南地北無所拘束的聊天,何嘗不是一件美事。只要看到這一幅溫馨的畫面,之前的忙碌、所做的準備功夫、烹煮過程的辛勞也就不算什麼了,那種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在家烹煮,即健康衛生、節省金錢,又有較大的空間、較多的時間供大家分享,是值得實行的。

很感謝外子,他知道我對烹飪的興趣及用意,所以在婚後不久就買了一套全鋼鍋給我,令我在烹煮上省時、省力又節源,所煮的食物又營養,因此照顧到全家人的健康。

善用上帝所賜的各種美物
烹煮出各式各樣的佳餚
照顧家人健康、生活愉快
與人分享佳餚、樂趣無窮

2008年8月1日星期五

沙巴亞庇之旅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

2006年七月一日至四日,我們一家(共五位成員)有機會以零價機票從西馬飛到東馬沙巴的首府亞庇一游。帶著几許期待、几許興奮的心情搭上亞航飛機,經過約兩個半小時的航程,終於踏在亞庇的土地上。走出機場,久未見面的三弟(厚基)和大弟婦(明娟)已在外等候。雖然對機場外凌亂的四周有點失望,但很快的就被興奮的心情所取代。



在途中的談話中,才驚覺三弟將于18/7/2006攜妻女的英國的愛丁堡去深造,心中不禁讚嘆上帝的作為,他的時間乃是最美好的。 當初(2005年11月)訂機票時,只因有零價機票,孩子們在七月份沒有考試,而我們自從1993年11月離開沙巴斗湖至今已13年。趁此機會一游,也讓小女欣然有一種回鄉的感覺(她是在斗湖出生的)。萬沒想到上帝安排這樣的時間,讓我們與三弟一家見面(若失去這次機會,可能要等四年後),尤其他那兩個可愛的女兒(曉晴、恩橋)很快的就能與我們的三個孩子打成一片,到底是血濃于水吧!



到酒店Check-in 之後,三弟帶我們到沙巴博物院參觀,富有鄉土特色,美中不足的是欠缺完善的照顧及維修,足以彌補的是博物院外面的吊橋,不是很長,但第一次走吊橋過河,有另一番滋味。吊橋的另一邊是:沙巴土著的另一個特色……長屋。想像几家人共處在一個屋簷下,需要的忍讓與接納,在目前這科技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缺乏這些,讓主耶穌成為了人與神、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讓人間的生活充滿愛,



第二天(2/7)是主日,全家一起去敬拜主是必然的事,所以叫大弟侯民安排。過後才得知當天是路陽恩惠堂慶祝35周年感恩聚會,我們有幸參與了,從當天的聚會中,我們看叨教會從起初宣教士的拓荒叨現今的狀況,漸漸從弟兄會的歷史框框中走出來,有了一個屬於地區性、適合當地的教會,按著神的旨意,作神所喜悅的事工。當天的講員是文橋的總幹事黃子弟兄,信息帶出了基督徒的生活應該是活的見證,在世人當中做光做鹽。當天也遇到四叔光耀,這一切何嘗不是上帝的安排,給我們一個開拓視野的機會。



2/7下午有機會到享有美麗風景名號的沙巴大學去遊覽,真是名副其實,背山面海,令人心寬神怡。離開沙巴大學直接駛向沙巴神學院,地處于風景優美的山區,除了讓華人基督徒有機會接受神學訓練及栽培,也運用國語教學,壤沙巴的土著基督徒也能接受裝備,將來可以回到自己的族群中向他們傳福音。接著到著名的丹絨亞魯(TANJONG ARU) 沙灘去,清涼的椰水,烤到香噴噴友廉宜得蜜糖雞霬等,令我們大快朵穎。


2/7 晚上的聚餐,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親情所在,所有的食物都是美味佳餚。看到孩子門都能融洽的相處在一起,是一件可感恩的事。大人們在一起話家常、談近況,心中盡是感恩,雖然各自在生活中都曾面對挫折、傷害,但有主耶穌的寶血遮蓋,有主的愛淹沒,就可化一切為力量,為前面要走的路,面對的挑戰,從新燃起那火熱的心。

3/7早上,經過商量後,我們決定放棄上神山的計劃(因山路彎曲又潮溼,又需較長的旅程),而改去對岸的一個小島(PULAU MANUKAN)。買了船票,乘坐快艇駛出港灣,朝向對岸小島前進,引擎所激起的浪花,令碧藍色的海水添加了一道白花。途中天空突然烏雲密佈,接著雨點夾著風打在身上,雖不能說是'落湯雞',但衣服都溼了。 二十分鐘後,我們抵達了小島。一步下快艇,馬上被那清澈海水中的魚群吸引了,孩子們都樂開懷。這種景觀是西馬的海域難以見到的,不需要潛水,也能看到七彩的魚兒,令壬讚嘆上帝奇妙的創造,這麼美麗的自然環境,我們要珍惜。

從馬奴甘小島回來,利用等酒店機車服務的空檔,我們到市區的購物中心閒逛。論規模,當然比不上雪隆一帶的大型購物廣場,但必須品都不缺。人往往抖是不容易滿足的,但知足常樂,何嘗不是一件美事。回到酒店,休息一陣,梳洗後就到酒店附近的美食中心進餐。原本計劃在餐後參觀這一區的購物中心,卻沒想到所有店舖在晚上九點就打烊了。我們只好作罷,回酒店去。習慣了夜睡,還真不曉得該如何打發這一個晚上,幸好這時大弟來找我們夜敘,結果談到半夜一點。

4/7 與大弟約了去博愛輔導協會的會所去參觀。從大弟及其他同工的分享中,看到上帝給他們的異象:關心社會、服務人群,結合眾教會的力量來推動社會關懷事工,讓眾人從這些基督徒的身上看到活的基督,看叨耶穌那捨身流血、救贖的恩典,要臨到每個人身上,因為主耶穌就是那愛的源頭。愿上帝的恩惠多多的加在這里的每一個同工及義工們身上。

臨走之前再與大弟、三弟一家在附近的小食中心一起用餐。隨後就直接到機場去,乘坐下午兩點的班機回西馬,結束了我們這一趟四天三夜的旅程。

悠閒中有看見, 平靜中有喜樂。
有收穫的旅程!


完稿于: 8-7-2006
重整于 : 4-8-2008

2008年7月30日星期三

走過人生半世紀


今年七月,兩個兒子(老大為正,老二為佳)都各自到工藝大學、玻璃市理工學院報到上課了。老大讀的科系是:海洋科技機械工程第二年(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Marine Technology); 老二讀的是光電學文憑班(Diploma in Optoelectronic)。么女則是初中三, 正預備考PMR。

身邊的學生家長就因此說:“黃老師, 妳很好命!孩子都這么大了!你看,我的孩子還這么小!” 我回應說:“是啊,我也曾像你們一樣, 走過這一條路。 “走過後再回頭望一望,不後悔。與夫婿攜手將三個孩子栽培到他們如今的成就,確實是不容易的一條人生路。 距離孩子大學畢業在社會上工作,還有几年的時間,將來那是他們自己要走的路。

身邊的人,包括外子,皆問我說: “兩個孩子不在身邊了,你會習慣嗎?家裡只剩三人,你的日子要如何過?”想想,也覺得有些不一樣。待洗燙的衣物減少了,烹煮的食量也不需這麼多了,平時兩個孩子吱吱喳喳的聲音沒有了,是不一樣了。

思緒回來,我不覺得生活就會因此變得消沉、孤單。我白天有教補習、照顧几個小學生,日子過得蠻充實的。

現在正是我好好把握應用時間的日子了。五十歲之前的日子,除了婚前年輕時的日子,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家庭,尤其是孩子。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是夫妻兩個人從不懂,慢慢摸索、學習,一邊學一邊教,緊緊的把他們帶到上帝面前,個中滋味和經歷,可說有喜樂,有憂傷,有掛慮,有眼淚。

五十歲之前不曾做到的,曾經夢想過的事,是否能在人生的下半場內達成呢?
小時候的願望是當一位老師,我當過老師了(從26歲教到36歲,現在還教著,只是不在學校,而在家裡). 我喜歡唱歌,基督徒有許多唱歌的機會,因為讚美吟詩能化掉我許多的憂傷,用喜樂面對人生。 少年時期,很想擁有一架鋼琴,能學琴,邊彈邊唱,那會是一件多麼享受的事。現在,鋼琴有了,但不是我彈,是小女兒彈,她幫我完成我的其中一個夢想。我也喜歡旅遊,暫時拋開繁瑣的日常生活,讓遊歷來開拓新視野。外子答應我,若可行,明年將安排日子去外國旅遊,期待這日子的到來。中學畢業後,很想繼續深造,甚至已經拿到了大學入學通知書,無奈,家中經濟環境不允許我有這個夢想,唯有放棄。這一個夢想是否能實現,是一個未知數。(在六個兄弟姐妹之中,只有我一個沒有大學的學位,是不是一種遺憾呢?但我不放棄,希望有一天能達成這一個夢想。)

走過的人生上半場,若有什麼不足的、有遺憾的,都已經是過去式,不能追回。我只有極積的面對我人生的令一個階段,活得更精彩,活得如彩虹一樣的亮麗光彩,才不失上帝留我在世上的旨意。


聖經說我們要凡事謝恩。為我之前所過的日子感恩,為將來的日子也感恩。

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

拾穗人生


聖經路得記中記載了一段路得在波阿斯的麥田中拾取麥穗的情形,以及她如何以碎穗來維持她與家婆的生活。短短的四章經文中讓我們看到一幅美麗的圖畫。路得當時是從早晨到晚上在拾取田中工人打捆剩下的麥穗,她的勤奮、她的安靜讓田主波阿斯發現了,所以波阿阿斯特別吩咐管工不但容許她繼續拾取麥穗,甚至還要從禾捆中抽出些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羞辱她,也不可叱嚇她。這一則故事讓我看到在我們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在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瑣碎的事、丁點兒的小事,常常被我們忽略掉。



田邊的麥穗就如我們身邊的小事,然而這些小事卻能帶給我們許多值得學習的功課。



一直以來心中常在想著要如何把心中所想的化成文字表達出來,且又能和人分享,直到最近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有人簡單的介紹了部落客的功用,再加上時常接收到三弟以部落客方式呈現的文章,激起了之前要寫作的心意。



我自認自己是電腦白痴,從沒真正的學過如何操作電腦,對電腦的內部結構存有許多的問號,幸好有外子的指導,才漸漸的對電腦有一些的認識,那也只是用在打字、通信而已,更多的應用就怕怕了,很耽心若一不小心,按錯了那一個鍵,所有質料就全不見了,唯有找“救兵”了(找丈夫囉!)。

今天能在自己設立的部落客里寫出這篇文章,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有了開始,希望自己能常常用這方式將身邊所發生的事寫出自己的看法或想法,那也就是我以“路得拾穗”作為我個人的部落客一欄。